Page 6 of 7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1:03 pm
by r32
有人提出在路上測試時, 不能測量風阻, 質疑數據的可信性........
其實還是有辦法得知"相對的"風阻大少, 例如車手在同一段路, 平日做開最快是十分鐘連續輸出200W, 今天忽然只要九分半鐘而連續輸出相去不遠, 我們大可假設今天比平日更順風了......
要精準比較, 難道要同一個車手, 在相同的健康狀態下, 相隔最短時間在lab內測試?
唯有忽視了
如果爬坡的話, 風阻差異校少.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1:10 pm
by r32
短途爬坡測試.
由上至下分別是 :
低框登山碳輪, Compitition管胎(1620g)
中框碳刀輪, Compitition管胎(1510g)
C24CL低鋁框輪, GP4000S開口胎(2082g)
所列一對重量包括內(如有)外胎(25C), 不包括快拆或飛輪. 三者都配同一組飛輪.
圖一是司徒拔道AIA至廣安醫院迴旋處.
150407a.jpg
圖二是碧荔道經金粟街至薄扶林道.
150407b.jpg
圖三是愛都大廈至馬己仙峽.
150407c.jpg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1:11 pm
by r32
可以看到重量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, 五分多鐘的司徒拔道緩坡, C24和刀輪差不多, 登山輪一敗塗地. 陡峭的金粟街, C24還是佔優. 直到較長程的陡坡馬己仙峽道, 刀輪的輕量優勢才顯露出來, 但也只比C24快十秒, 登山輪還是一敗塗地.
兩對碳輪都使用CeramicSpeed啤令, 順滑度竟然不及DA鋼珠, 雖然早已心中有數, 但料不到差那麼多. 也許陶瓷Bearing需要更多時間磨合吧? 畢竟DA hub在三仟公里時已徹底磨合了.
由此可見C24CL的C/P值甚佳, 只是側向硬度稍差, 不適合體重 / 重踩人士.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1:11 pm
by r32
不列出中途爬坡測試比較, 因為三者數據只有微少分別.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5:29 pm
by r32
一歲啦, 愈顯得車比人兇.
P4151598.JPG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5:37 pm
by r32
比較, 結果出人意表, 定位在市場高端的X牌登山碳輪, 爬坡竟然數度負於相對較重、價錢只及它十多巴仙的Dura Ace 碳包鋁登山輪.
不過測試路程最多只花廿多分鐘就完了, 長途程況下會否為它取回多少分數呢?
要試長途當然離不開大帽山, 上一次已是去年八月中的事 (九年後再上大山).
一周後就上了波波測試, 第一轉試登山輪 (12 / 28飛輪), 落扶輪公園換成刀輪 (11 / 28飛輪). 掣膠需要重新調校, 因為兩組輪組的剎車邊外沿直徑有2 mm差別.
同樣找來以往試9000 C24CL的數據比較, 三者到底誰勝誰負呢?
P4151595.JPG
P4151596.JPG
P4151597.JPG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6:52 pm
by r32
Dura Ace 9000 C24CL低鋁框輪組, GP4000S開口胎 (2082g)
所列一對重量包括內外胎 (25C), 不包括快拆或飛輪.
140829.jpg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6:53 pm
by r32
兩轉分別是 :
X牌低框登山碳輪組, Compitition管胎 (1620g)
中框碳刀輪組, Compitition管胎 (1510g)
所列一對重量包括管胎 (25C), 不包括快拆或飛輪.
150415.jpg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6:54 pm
by r32
去年 - 第一轉 : 52m 37s, 第二轉 : 56m 51s
今年 - 第一轉 : 52m 39s, 第二轉 : 52m 48s
登山輪時間跟C24CL幾乎相同! 巧合地C24需要的功率輕微低一點, 十火八火左右;
去年第二轉石崗以上比第一轉慢了兩分多鐘, 今年只慢了半分鐘;
今年第二轉扶輪以上段比第一轉快了半分鐘, 功率只需增加三火;
做成最後兩點有兩種可能 :
一. 今年個人耐力延展到第二轉, 功率差不多沒有下降;
二. 兩對新輪的輕量, 說到底還是使車手無意識地保留實力, 尤其是最輕的刀輪, 所需功率較接近C24, 完全把同牌子的"登山輪"比了下去;
三. 如果從一開始就用刀輪爬坡, 不知鹿死誰手?
寫到這裡, 大家應心中該對該刀輪(不是我)的實力有個大概了吧?
這到底是那碼子的登山輪? 同廠造出這種刀輪, 登山輪面子往哪裡去擺?
還沒有開始談路感呢.
Re: Dream Bike 2015
Posted: Mon Apr 27, 2015 6:58 pm
by r32
當日一開始用登山輪, 由扶輪公園下山, 頭段的橫紋混凝土路面非常彈手不好騎, 立刻停在英雄亭將胎壓降低, 後面路段就可以舒服點. 荃錦北行比起石澳落山方向, 全程只一個"硬"字, 不得已經常剎掣以保持操控.
並非我不能操控而是我選擇hea著下山, 平時落樂活道是"踩住落".
回頭上山, 感到輪組發力很好, 非常硬. 跟往常一樣, 扶輪公園至R路閘前一段非常痛苦.
P4151604.JPG
P4151607.JPG
再回到扶輪公園更換刀輪, 調校剎車塊, 補充食物食水再下山..........
P4151609.JPG